一、常见故障诊断
光源不激发
原因:光谱室门开关未闭合、激发光源关闭、火花台架未放下、试样接触不良、氩气流量不足或光源柜保险丝烧断。
解决:检查门开关并闭合,开启光源,放下火花台架,调整试样接触点,确保氩气压力达0.4-0.6MPa,更换保险丝或IGBT板。
激发斑点异常
原因:氩气纯度不足(≤99.996%)、火花台气密性差、样品存在缺陷(如砂眼、裂纹)或辅助电极磨损。
解决:更换高纯氩气,紧固火花台螺丝,重新取样,清理或更换辅助电极。
数据波动大
原因:激发台积灰、透光孔堵塞、透镜脏污、环境温湿度超标(温度>30℃或湿度>80%)或光电倍增管故障。
解决:清理激发台和透光孔,清洗透镜,控制环境温湿度,更换光电倍增管。
氩气消耗异常
原因:气路漏气或排气管堵塞。
解决:用肥皂水检测气路接头,更换密封圈或透明排气管,定期吹扫管路。
二、日常维护指南
火花台清理
每日:用压缩空气吹扫残留金属碎屑。
每周:拆卸火花台,用无水乙醇擦拭并疏通激发孔,防止堵塞。
电极维护
间隙检查:确保激发电极间隙为2-3mm,磨损超过原厚度1/3时更换。
表面处理:每月用专用砂纸轻磨电极表面,保证放电均匀。
氩气系统监控
纯度检测:每日检查氩气纯度(≥99.996%),流量偏差≤5%。
气路维护:每月更换氩气入口活性炭过滤器,每季度更换臭氧过滤器。
光学系统保养
透镜清洁:每日用无尘布蘸乙醇单向擦拭PMT或CCD前的透镜,禁用丙酮等有机溶剂。
光栅维护:每年打开光学室,用吸尘器(配HEPA滤芯)清除光栅及反射镜灰尘。
环境控制
温湿度管理:实验室温度控制在18-25℃(±2℃),湿度≤60%,配备除湿机与空调联动系统。
防震措施:仪器放置于大理石台面,远离振动源(如压缩机),振动幅度<2μm。
校准与标准化
基线校正:开机预热30分钟后,用标准样品测试基线噪声(RSD≤0.5%)。
类型标准化:每8小时或更换样品类型后,用控样执行标准化,修正元素通道漂移。
应急处理
氩气中断:立即停止激发,关闭光源电源,通入高纯氮气冲洗气路5分钟。
数据异常:优先检查对应通道的透镜污染、电极积碳或气路堵塞。